#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你敢信?青岛流亭机场关了三年,现在要搞大事情了!刷到青岛城诚公司新发的招商公告时,我正啃着刚买的煎饼果子,油星子差点溅到手机上。这公告里写的项目,从会展中心到航空物流园,从仓储基地到文旅综合体,简直就像在给流亭机场搭积木嘛!
现在坐在小区楼下奶茶店码字,隔壁桌大爷正聊流亭机场的事儿,思路一下子就活络起来了。咱先唠最扎心的——加粗机场关了不是终点,而是新故事的起点加粗。三年前流亭停飞那会儿,多少人叹气道“空港变废港”,现在再看城诚这招商清单,活脱脱给区域经济打了一剂“回魂丹”。
刚想说“项目多到离谱”,结果打成“多到离普”了,其实就是“多到离谱”。会展能聚人气,物流能拉产业,仓储能存货物,文旅能赚流量,这组合拳打得比我家楼下超市促销还带劲。就跟拼乐高似的,你手头有飞机模型、货车模型、商场模型,随便一拼,都能拼出个“未来之城”的雏形。
我翻了翻招商细则,有个细节特逗:租金面议。以前国企招商,租金都是明码标价,现在倒好,能谈能商量。这操作跟菜市场买菜似的,你要是量大,我能给你多搭把葱;你要是长期合作,物业费还能给你抹个零。这灵活性,简直就是给投资者递了把“尚方宝剑”。
说到这,突然想起上周跟做商业地产的朋友喝酒。他拍着大腿说:“小同志,你知道现在商业体最怕啥不?就怕定位死!定位成商场,电商来冲击;定位成写字楼,共享办公抢客。但流亭这地儿,会展+物流+文旅+仓储全配齐了,活脱脱就是个‘商业百宝箱’。”我当时一拍桌子:“你这话可说到我心坎儿里了!”
不过咱也得泼盆冷水——这么多项目,真能全落地?我问了业内朋友,他说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跨领域招商”。比如会展中心要招展商,物流园要找货主,文旅项目要引客流,每个领域都得精准匹配资源。这就好比同时玩四个球,手劲小了都容易掉链子。
再瞅瞅具体数据,更让人心里有底。航站楼18万平米,国内货库9000平米——18万平米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9000平米能塞下3个大型超市。就这体量,放哪儿不是“经济发动机”?我做物流的同学看了直咂舌:“就这货库,我要是租下来,能把山东半岛的生鲜都拢过来!”
航站楼高度7.2米,相当于两辆公交车叠起来。我专门去楼下公交站看了两辆K字头公交,好家伙,比我想象中还高半头。这建筑一立起来,别说青岛本地人,外地投资商路过都得驻足:“嚯,这气派劲儿,能不成?”
可越想越纠结——这项目到底是“潜力股”还是“画大饼”?我表姐在城阳开服装厂,她听说这事第一反应是:“物流园要是真建起来,我发货能省一半运费!”但我二舅退休前在规划局上班,他直摇头:“空有蓝图不行,交通配套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这边是商机的热乎劲儿,那边是现实的冷思考,跟涮火锅似的,涮久了才知道肉熟没熟。
不过青岛啥底气?作为北方重要港口城市,流亭片区本来就有产业基础。加上这次招商把“海陆空”全串起来了——海运靠前湾港,陆运有青银高速,空运虽然机场关了,但周边还有胶东机场补位。这配置,活脱脱是给企业搭了个“交通高速路”。
昨天刷到个视频,是流亭片区老居民拍的。视频里他站在废弃的航站楼前说:“我在这儿送了二十年飞机,看着它从热闹到冷清,现在终于要热闹起来了。”评论区全是“泪目”“等它支棱起来”的留言。老百姓要的不多,就图个“有盼头”。
最后掏心窝子说句:这招商公告不是“狼来了”,是真刀真枪的“起跑枪”。你要是投资者,现在去考察项目,说不定能捡着“原始股”;你要是普通市民,等着瞧吧,不出三年,这儿准冒出一堆新商场、新景点、新工作机会。不过我得再强调一遍:加粗机会是有了,但能不能抓住,还得看咱自己加粗。就像当年流亭机场刚建那会儿,谁能想到它能让青岛飞向世界?现在轮到咱们给流亭片区“编新故事”了——你准备好当这个“执笔人”了吗?
厦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