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篮球场上持续上演着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故事。在女篮亚洲杯上,日本19岁小将田中心的亮眼表现让人们“看见”了其后备力量;而在上海,2025上海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7月20日落幕)则延续了这一主题,英格兰篮球UK50精英队以63比61击败中国国家U16青年队,夺得冠军。中国国家U16青年队获得亚军,澳大利亚青年选拔队获得季军。
“被看见”:英格兰“下狗”的逆袭之路
夺冠后,英格兰队主帅丹尼尔·詹姆斯坦言:“踏上这片场地前,我们就深知自己是‘下狗’(Underdog)。” 这谦逊背后是一段曲折故事。篮球在英国并非主流运动,英国男篮仅两次以东道主身份参加奥运会,青年队从未参加过U19以下男篮世界杯。
更具戏剧性的是,这支英格兰队的球员均是在英国国字号U系列球队选拔中落选的“弃将”。詹姆斯透露:“这些球员没有一个被英国队选中,所以他们憋着一股劲儿,他们有东西想要去证明,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球队成立仅九个月,仅打过六次正式比赛。
展开剩余73%他们的夺冠之路充满逆转。小组赛第二场对阵澳大利亚,英格兰队上半场从未领先,第三节结束才反超,第四节又被反超,最终依靠安东·萨芬的连续得分险胜。整届赛事中,英格兰队展现的韧性、逆转能力以及对阵澳大利亚时送出六次扣篮的身体天赋,刷新了人们对英国篮球的认知。
决赛对阵中国国青U16,依旧是上半场落后、下半场逆转的拉锯战,英格兰队凭借最后时刻的执行力再度逆袭。詹姆斯认为韧性源自内在信念:“这种韧性源于自我信念,我也一直在努力向他们灌输这种信念。” 安东·萨芬赛后表达了强烈的“被看见”渴望:“现在,英国队终于进入你们的视野了...我们确实有很多出色的球员,我们有信心继续打好比赛。”
“去看见”:中国小将的成长与反思
决赛两分惜败,让中国国青U16球员张懿赵杰赛后眼圈泛红,不时用毛巾捂脸,走下颁奖台后便摘下了银牌。丹尼尔·詹姆斯(曾在上海男篮工作,张懿赵杰12岁时就看好其潜力)在颁奖现场专门与他交谈近半分钟:“我跟他说,‘你拥有巨大的潜力...最重要的是,你要保持谦逊,继续努力训练,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只专注于训练。’” 英格兰队助理教练莫德斯托在观战中国国青小组赛时也曾赞叹:“I like the No.13.”
对于张懿赵杰等年轻球员,在涨球的关键期“看见”不同风格至关重要。小组赛首战大胜日本队,张懿赵杰却在抽筋离场的几分钟内,目睹领先优势从14分被追至个位数。他坦言:“这场比赛打得很累,日本队节奏很快,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种打法,感觉完全抓不住。”
类似的“陌生感”普遍存在。上海青年联队对阵澳大利亚时,在对方高压逼抢下频频失误,主帅王勇指出:“我们有些球员从来没和国外球队交过手,所以一上场身体发僵、头脑空白,完全打不出平时训练的东西。” 队长杨易轩总结对抗感受:“在与澳大利亚、英格兰队的对抗中,我们在身体力量上真的很吃亏...在投篮稳定性方面,虽然每场比赛都有三分进账,但命中率却只有7中1、6中1,投篮的命中率和稳定性是自己要提高的。”
球员们展现出主动“去看见”的强烈意愿。国青U16对阵西班牙时,上海青年联队队员悉数自发到场观战。杨易轩表示:“我们想看看同年龄段国青队的水平,国青队的比赛态度、快攻转换的冲击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这种学习氛围弥漫整个赛事,场边总能看到其他球队观战的身影。
“看见”与交流:大势所趋
这种“走出去、看进来”的趋势符合世界篮球发展潮流。新北市南山高中队主教练陈柏廷介绍,球队暑假常外出交流,去年曾去浙江回浦中学、北京以及日本、菲律宾,“我们就是想看看外面的球队在做些什么事情...虽然比赛都输了,但他们的收获都很大。”
同时期举行的跃界星途长三角国际青少年邀请赛上,泰国YBL联盟U12队主教练Joe表示,尽管联盟成立不足一年,但U12队已第四次出国比赛(去过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越南),俱乐部间交流频繁。
在此背景下,作为上海重点培育的青少年三大球自主品牌赛事之一并已获评“上海赛事品牌”D级认证的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顺应了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潮流。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徐济成阐述了赛事对青少年成长的三层深远意义:
“帮助我们的优秀球员和国际选手交手、共同成长”; “通过比赛发现更多好苗子”; “让基层教练开阔视野,推动整个青训体系的发展”。 他寄望长远:“希望‘明日之星’不仅成为中国青少年篮球提升的平台,也能带动国际篮球的共同进步。只有大家一起提高,中国篮球才能真正水涨船高。”发布于:北京市厦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